焦墨画马童
2023-07-24 12:08:14
马童《鞍前马后》
马童.自成一家、焦墨艺术鞍前马后
为吴哥石窟鞍前马后,为秦始皇兵馬俑鞍前马后,为汉兵馬俑鞍安前马后,为大型丝路佛光创作而又鞍前马后,
一直超然突出自己的焦墨艺术风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焦墨艺术理论,如全方位创作三突出(具象.意象.抽象)(工笔.小写意.大写意)“三相观照论”、“横向移植三相隔代遗值论”(古代.近代.现代)等这些理论对当代中国焦墨画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中国画领域中,独树一帜,开创了有气势〝金石派”刻石皴为代表的中国焦墨画创作风格,在五十多年来对中国焦墨画的探索与创新过程中鞍前马后。开拓出一片新天地,作品要大气磅礴,浓烈的黑焦色在大块面的轮廓中呈现出巨大的视觉张力。黑之又黑,玄之又玄。焦墨艺术创作,
首先源于我的艺术思想,具备了一种无畏吃苦开拓精神。一直在思索两个问题,如何走出焦、浓、黑枯、虚无主义的困境,发展出不同于水墨的中国现代焦墨艺术,将焦墨画真正地融入历史文化和现代民族文化与生活?在潜心探索,又古典至现代,回到传统与创新的问题上。在长期的积淀与思索中最终构建出了自己的艺术观,即从大宇宙观出发,发展中国焦墨画。不仅要跳出狭隘的文人书画与院体艺术传统,还挣脱掉了国家概念的束缚,主张艺术不分国界,应从更广阔的文化与艺术传统中去追寻艺术的本真,因此,创作不仅综合了传统文化与院体之长,对原始佛教艺术、石窟艺术、陵墓艺术、民间艺术中的菁华也有所吸收。在创作中,“隔代融合遗传论”是我创作理论之一。在对待传统艺术时,力图跳出古人画窠臼,取法三相融合艺术,甚至将中国焦墨艺术的源头追溯到了仰韶文化时期,正是我的文化寻根源。
一方面直接以写实的手法描绘远古彩陶,同时,又以几何变形重构了这一时期的审美意象。依然可以看出对几何形的符号运用。在欧洲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建筑及设计的启示下,在埃及沙漠金字塔与网架结构线中发现了工业文明与现代艺术的契合点。创作的首个高峰期,
是柬埔寨吴哥窟艺术三部曲之一《吴哥窟》二《秦始皇兵马俑》三《徐州汉兵马俑》系列正产生于这一时期。此时,却在新的现代化思潮中鞍前马后。深挖着中国古代艺术传统。仰韶文化、三星堆、商周文化、汉唐文化都是我追溯的对象。以象征与寓意的手法去表现古代的文化精神,如《遠古的呼唤》、《佛陀对话》和《敦煌壁画之魂》等作品即典型体现。
在焦墨艺术三部曲中,用枯笔渴墨抒发对世界八大奇迹与人生的体悟。从中原地区到西部边陲,在从石窟到空灵的秦兵马俑,以枯笔渴墨的笔墨表达出对历史的继承和对传承的敬畏。从远古洪荒的状态,到高度创新出一种大气象、大格局与大视野,“气势”正由此而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基本要求。蹲立着东汉镇墓神兽,和兵马俑。这种深刻领悟,表达出对焦墨传统的热爱。焦墨画应表现一种大美,既是一种自在自由的审美观照方式,也是崇高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在中国焦墨画中,因势布局,依势结构,在平面性的画面中凸显出立体感与秩序感,以枯笔渴墨传递者传统书画的神。从而在醒目的形式感中强化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在这创作过程中将墨的深邃、厚度与空灵结合起来,使画却突破了微观世界的局限,用绘画中的大气势表现了绘画的大传统与大格局,同样,在这种大美的背后,是对中国画创新的深思熟虑。在中国焦墨画的当代创新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当代艺术必须展现艺术家的个性与开放性、多样性与包容性,当代中国画必须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承传融汇中寻找契合点。我创新脚步依然没有停止,在汲取东西方古典与现代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仍在不断探索,这些作品紧随时代步伐,是我对宇宙自然的艺术再现。“我应该做时代的马童”也以自己的勤奋与创作诠释着艺术思想,鞍前马后。
马培童
202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