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的秋里,抓出一把蝉声
2022-07-10 12:32:26
山居的秋里,抓出一把蝉声
文/砚楷
日头灼烤大地,小院里方砖蒸腾着热浪,树叶,焉巴着身子哑然失措,狗爬在墙根的阴凉里和世界选择了沉默,兀地,一声蝉鸣响起,婉转悠长,雄浑有力,似一把刀,将这窒息的孤寂撕裂,欢快而奔腾,随之合奏开始,声音一望无际的干渴,随着满天空的热,沿着屋后山的斜坡和陡直的岩面上升。
一时间,蝉鸣在不安的燥热中汹涌、密集而盛大,肆意挥霍,仿佛清空所有的出生和死亡。而闷热、潮湿的空气也以囚禁的方式,蒸煮着一切有生命的、没有生命的干渴的意志,热闹如乱做一锅粥的爱情,威武如烈日独特而深刻的喧嚣,尖削而持久,混合了一种相近的声音,粗粝嘈杂,缺少虫鸣所具有的音乐质感。
风被疑窦丛生的闷热粘稠的空气围堵,被裁剪成几段,艰难的穿过稠密的蝉叫,退隐到季节废弃的秩序深处,偶有一丝也孱弱的仿佛时下影视剧中某一类粉面的男性公民。
蝉在我们那地方叫“蛣蟟”,小的时候和小伙伴拿了铲子、照着电棒儿(手电筒)在村前屋后“扣爬爬”(蝉的幼虫),回家让奶奶腌制好了,下锅油炸,那个味儿道如今都是最难以忘怀的记忆。“爬爬”最终蜕化成蝉,留在树上的蜕皮,用奶奶纳鞋底儿的鞋绳穿起来挂墙上,攒多了,卖给走街串巷收中草药材的商贩,一个夏天的冰棍儿就有了。
一场秋雨下来,蝉也就进入生命的秋。弹完最后一曲,瑟瑟蜷缩在树的褶皱里,脱去薄纱青衣,绚丽夏日的眷恋斑驳了一季的歌声,退隐在秋天的路上,忧郁的秋水原来是如此的萧杀和薄凉。
野菊伸出重阳,末尾几片秋色,悄悄撵走了不少鹭鸟和小虫,秋雨洗尽空气中的闷热,凉了季节。
推开窗,清风扑面,带着薄如蝉翼的凉。雨下得多情而缠绵。忽有一声蝉叫传来,嘶哑、孤独,略带几分无奈和抗争。
捧半卷闲书,于窗前品茗静读,守一门光阴,不再心随云动, 静读入心,白天叛逃的心绪重归心灵的花园,茶不负我,润泽了一份心境。天空漂移的云朵,像缤纷稠叠的日子,轻盈的赶路,蔷薇花于墙垣的边缘,盛极一时的繁华后归于平静,竹篱环抱着菜畦,黄瓜豆角伸展满架的梦,绿绿地,被一弯新月照亮。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片山水田园,内心清净,才真正的不染尘埃。孤独是一种精神状态,而独处则是一种生活状态。姜夔说:“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古诗词多寓蝉鸣或乡思寄远或田园诗意或感伤愁怨或亲情别离。其实,只不过是诗人感时伤事,赋蝉鸣在个人的心绪罢了。心绪盛则旋律婉转悠扬,若木鱼声悠,融自然一体,亦禅亦佛,享受若灵魂的洗礼和修行。情绪低落伤怀则心生“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的孤独凄凉,此时蝉鸣便聒噪聆耳、烦扰闹心,徒增几多烦恼了。王国维读罢《蝉赋》感叹: “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正因诗人自我心中有愁,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让自己静下来,择一隅山居,听雨敲窗,赏花开月落,品一段岁月静好,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蝉鸣透十里,心宽亦无声’,正是调节情绪养心修身季节。
一遍茶未半,喧嚣的蝉噪消瘦下来,弱不禁风,嗓门不再高亢,韵律卡在某个音节,不复夏日午后嘶鸣的热闹,有了几分凄寂。
秋蝉到死嘶方尽,只是已数声。蝉夏出秋死,所以不知春秋。泥土中孕育生活,终于熬到夏天的出世,地下四年换来这只有一季的芳华,穷尽生命的能量唱绿夏季,完美了一季岁月如歌的美好,以期唤醒大自然的悯情,无奈挽不回时光轮回,只能用转瞬即逝的青春,终将成为黯然谢幕的祭奠。
浮华落尽是落寞,不舍沦落成怀念、退隐是大自然的裁决,又一次的孕育和再生,期待就好。
蝉喻重生《庄子·逍遥游》中:“朝菌不知晦朔,不知春秋。”《荀子》中:“饮而不食者,蝉也。”蝉一生短暂,悲一夏光阴,叹世事无常,发出对生命的质问,
《赋得蝉》中:“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蝉,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志向高远,与众不同,虞世南的《蝉》中:“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其品行高洁,不食人间烟火,出淤泥而不染,有重生之意、蝉禅谐音,有佛意的玄妙。
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夏天最热的时候,蝉都潜伏在树的最高处鸣唱,天气转凉,由夏向秋的季候转换里,蝉便从树的高处逐渐下移,最后蜕化成蝉壳,就此完成了一个生命的过程。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
“蛣蟟”,在入秋后生活的时间很长,有不少的“蛣蟟”霜降了还在田野和草丛一声一声地鸣叫,迫近且高远,直抵焦渴的灵魂——仿佛一伸手就能够触碰,声音甜而不腻,沾满庄稼,蔬菜、水果的气息,听着,听着,就有了一种飞翔的感觉
季夏的心扉一直敞开到秋,蝉,鸣出一个季节的清凉,但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季节变换的认识和理解。
还好,在嘈杂的尘世间,有我裸露在林荫怀里的幽静山居,茶前画后,安静的坐在藤椅上,我总会把手伸进季节的怀里去抚摸,每一次在摸到秋风浅浅缠绵的同时,也会抓到一大把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