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瓷传人——记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增
2021-07-23 10:47:59
据记载,定窑是继邢窑而起的白瓷窑场。器型唐以碗为主,宋代以碗、盘、瓶、碟、盒与枕为多,亦产净瓶等佛器,胎薄而轻,质坚硬,色洁白,不太透明。定窑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喜爱。定瓷兴于唐代,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到了元代因为战乱的原因而逐渐衰落,这一古老的瓷艺几乎失传。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他在侵华战争时期曾驻扎在定州,对定瓷知之甚详,因而向周恩来总理打听定窑的情况,周总理回答说正在恢复。此后,由国家拨款成立了保定地区工艺美术定瓷厂和曲阳县定瓷厂,定瓷走上了光复之路。
有一个人在恢复定瓷工艺中艰难地跋涉着,他就是河北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增。事情还得从1972年说起……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他在侵华战争时期曾驻扎在定州,对定瓷知之甚详,因而向周恩来总理打听定窑的情况,周总理回答说正在恢复。此后,由国家拨款成立了保定地区工艺美术定瓷厂和曲阳县定瓷厂,定瓷走上了光复之路。
1978年,陈文增因书法出众而得以进入保定地区工艺美术定瓷厂,终于重拾旧梦。他与同在定瓷试验组的蔺占献、和焕志同道合,立志让定瓷艺术发扬光大,后继有人。
1985年,蔺占献、陈文增担任起瓷厂的正副厂长。两人齐心合力,加快恢复定瓷的步伐。可刚刚一年,上级单位却让转产搞电瓷。
就这样放弃吗?不,厂子转产了,我们自己干!陈文增、蔺占献三去邯郸,两上唐山,数次进京,走访求教专家,并参观学习了邯郸磁州窑的仿古制作工艺,还先后到故宫博物院、历史博物馆、定州博物馆学习。回去后,两人办起了一个两间房的作坊,一干就是60个日日夜夜。没有原料,没有工具,没有厂地,没有窑炉……
1986年底,他们原先所在的美术瓷厂上电瓷失败,亏损12万元,上级领导又请陈文增出任厂长,蔺占献也随后回厂任副厂长。重打锣鼓另开张,他们继续搞定瓷,不到一年就弥补了12万元的亏损。可是厂子又一次面临转产问题。定瓷的区域性很强,离开了曲阳烧出的瓷就不是定瓷了,搞定瓷不能在城里。陈文增、蔺占献、和焕等人在1988年3月从舒适安逸的城里迁到了灵山山区,在河北建华玻璃总厂成立了河北定瓷分厂。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另一家定瓷厂早就转产。这唯一的火种在风雨飘摇中依然顽强地燃烧着。
他们在山里一干就是四年,定瓷产品在这里逐渐形成系列,技艺更加精湛。1991年建华玻璃厂搬迁到定州,定瓷又闪现出夺目的光辉。创业初期的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陈文增等人从古定窑遗址捡回不同时期的碎瓷片,到唐山陶瓷厂进行检测、化验,再根据化验的结果寻找料场、原料,然后经过炼制再进行化验分析,使原料配方的最终结果等同于古定瓷瓷片标本。此后成立了曲阳定瓷有限公司,蔺占献是公司的副总经理,负责采集原料。原料找不好,造型设计、刻花技术等其他工艺再好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要找到符合古定瓷各方面要求的原料绝非易事。蔺占献将邻县大大小小的料场都跑遍了,50至60里地就骑着一辆自行车来来回回,甚至有一次在炎热的7月,他背着30多公斤的原料徒步走了20里山路。“习惯了就不觉得辛苦。”他憨厚地笑着。
和焕也是公司的副总经理,并兼总工艺师。她设计的定瓷刻花梅瓶、长颈瓶、印花游鸭盘、牡丹盘等受到专家们的高度赞扬。她与陈文增共同研究发明的定窑刻花特制工具,为定瓷刻花的批量生产,带来了突出的效益。
除了自己摸索,他们还虚心向专家们求教。20年来他们结识了全国著名古陶瓷专家冯先铭、李国祯、中央工艺美院陶瓷艺术系教授周淑兰,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曹静楼、杨静荣、耿宝昌。书籍也是他们的老师。去北京、到上海、上大连、业务办完的空闲时间他们都泡在图书馆里。即使手头再拮据,他们也要买书。陈文增藏书5000册,蔺占献也有1000册。
天道酬勤。1994年首届茶与瓷文化展上,曲阳定瓷公司获得仿古定瓷优秀成果奖,陈文增、和焕分别获得定瓷作品特等奖、一等奖,蔺占献获得仿古釉色研究一等奖。同年,在由国家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上,陈文增研制的魔壶系列新产品荣获金奖。
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订单也纷至沓来,公司从创建时30万元固定资产的规模发展到如今120万元,年产量12万元件套,年产值达到100多个品种。身为公司总经理的陈文增虽然事务缠身,但从未放弃对定瓷艺术的纵深探讨和研究。他先后撰写了《定瓷史话》、《定瓷工艺秘要》、《定瓷匣钵设计艺术及功用》等数十万字的研究理论,并在相关杂志上发表。
陈文增说,我们恢复和挖掘定瓷艺术,主要从“古、新、奇”三个字上做文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已故教授梅健鹰说过:“瓷不唯白”,就是指瓷不是越白越好,定瓷烧出来是白中泛青或泛黄,这是它的釉色。定瓷很坚密,特点是印花和刻花,这又是它的优势。一般来说彩瓷餐具含有铅,对人体有害;而素白的瓷餐具又忽略了美观的一面,因此印花和刻花的定瓷餐具就有了广阔的市场。我们在“新”上做文章,就能使过去皇宫御用的定瓷,进入寻常百姓家。前面提到的魔壶,就是在“奇”字上做文章。它能在同一把壶中倒出两种酒来,一面世就受到用户青睐,如今经常脱销。至于“古”字,我们也搞仿古的手刻荷花梅瓶、玉枕等等,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对于定瓷的未来,陈文增充满信心,公司下一步的打算是将传统的工艺技术向现代化移植,由民间作坊式向机械化式的规模发展,这样大幅度降低成本,使定瓷走入千家万户。国外市场如马来西亚、日本、美国等的销售量占总销量的30%,公司将把它作为一个切入点,使定瓷逐步走向世界。
钟鸣、董明:《中国物资报》记者
张奋勇: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
原载《中国物资报》1998年11月18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