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地名||大清河

2023-06-08 11:28:12

雄安地名||大清河
整理:宋忠臣  郭亚军
 

大清河上的瓦桥(解放桥)1976年
 
        大清河为海河重要支流,分为南北两支,以入白洋淀的为南支,不入白洋淀的为北支。在鄚州、苟各庄、七间房三乡镇划入雄县之前,大清河(北支)是雄县境内唯一的天然河道,全长42公里,境内长38.75公里,特点是河道上宽下窄,断面小,泄量少,雄县南关河宽仅38米,最大泄量400立方米每秒。
 
        大清河(北支)自王祥村西流入雄县境内,经新盖房村北曲折南流,于王克桥村西全河入境。于雄州镇西北庄头村北至东南,河道呈南北方向,至八排而东行横穿雄州镇,东至崔村西南,至刘家湾而东南至龙湾村西南又折而东行,经高家铺形成今之雄县与文安两县之界河,经张家场折而东北,经茅儿湾、张青口出雄县境。到文安县苏桥镇崔家坊村东与赵王河汇流,穿东淀达天津市,汇子牙河入海河。独流减河开挖后,成为大清河与子牙河洪水主要入海通道。自新盖房灌溉闸到独流进洪闸,全长104.2公里。
 
 
        大清河上游为拒马河,其支流繁多。拒马河发源于涞源城关旗山脚下,自铁锁崖分为南北拒马河,北拒马河在东茨村以上有胡良河、琉璃河、小清河汇入,下称白沟河。南拒马河自铁锁崖向南流经涞水、定兴至北河店,与中易水、北易水汇流后过铁路,至东马营与白沟河相会,过白沟镇后始称“大清河”。
 
        大清河历史悠久,古代不同时期曾称易水、白沟、拒马、瓦济等。清代定名大清河。据《雄县新志》河道篇记载“大清河北临永定河,南界滹沱河,此二河水皆浑浊,而大清河水独清澈而得名”。
 
 
        原先大清河长年有水,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除汛期或个别干旱年份外,河道水深处约3米,浅处约1米,是雄县主要航道,过境船舶上行经白沟镇、入白沟河过东茨村入琉璃河镇,通行10至30吨位帆船;自白沟镇汇流点入南拒马河,经北河店达定兴西关,通行5至10吨位帆船;由雄州镇下行经新镇、苏桥可直抵天津市;半途转入赵王河穿过白洋淀入府河可达保定市;另若从王克桥入西槐引河,入留通淀经新安,入府河亦可达保定市,入潴龙河可达安国五仁桥;入南运河后航线尤为通达,沿岸均有商贾,贸易繁荣,多受其益。这一时期是津保航道的黄金时代。
 
 
        日军侵华后,汛期多次分永定河水入大清河,造成泥沙沉积,河床淤高,航道日渐萎缩。进入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雨量偏少,工农业用水量增大,加之上游水库和拦水工程的兴建,逐渐变成季节性河道,水上交通时断时通,至70年代后期航线彻底中断,水运被陆运取代。
 
        古往今来,大清河为人民生产生活做出过巨大贡献,也屡屡造成灾害。据民国《雄县新志》记载:元朝至元六年(1340年)春三月发生大水灾,平地水深三丈,民众半数死于水灾,自此之后至解放前600年中,仅有记载的重大水灾就达74次,屡屡导致农田淹没,数十村被水围困,房倒屋塌,民众流离失所。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大清河的治理,1951年建成新盖房分洪道;1953年对大清河两堤进行了择要培修,堤顶宽分别达到3——5米;1963年洪水过后,又对大清河实施修险工程;1969年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对大清河实施综合治理,兴建了新盖房水利枢纽工程,增辟了白沟引河。按规划新盖房以下大清河道不再承担泄洪任务,只作下游灌溉输水之用,同时对大清河原河道进行疏浚长达2380米,设计流量69立方米每秒。
 
 
        自1970年代至2010年代,由于雨量稀少大清河多年干涸,河床裸露,河堤颓废荒化,雄安新区成立后,河道重新蓄水,县政府进一步整修沿河清河公园,文昌公园,大清河恢复生机,再现美丽风光。
 
        据《雄县志》、《雄县水利志》。宋忠臣、郭亚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