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哗
2018-12-17 13:44:45
昊美术馆(上海)将于2018年11月7日至2019年2月17日呈现展览“喧哗(Heteroglossia)”。展览邀请了包括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新加坡以及荷兰在内的不同国家和地区、活跃在当代艺术前沿的艺术家参与其中。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都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但却有着不同的历史经验、记忆与身份。这些艺术家成长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世界的极速变化与科技、媒体的发展令他们的个人经历与前辈们完全不同。他们运用产生和流行于当下的媒介与素材进行创作,并由此传达出对所处独特地域与时代的不同观察和见解。
“喧哗(Heteroglossia)”源自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Mikhail Bakhtin)提出的批评观念,通常也被称为“众声喧哗”或“复调”理论,最初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特质的概括。“喧哗”不仅代表了不同语言共存与冲突的状态,也象征着当代社会文化的多元与非固定性特征:众多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与意识,他们有机地交错在一起,彼此平等地相互讨论、争辩所构筑成的景观。蓬勃于20世纪末的全球化浪潮突显并加速了这一特征。然而,带来了多元性的同时,全球化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发展和国家疆域的强化;在全球化语境相互影响的趋同表象下,激烈的社会变迁正同步进行着。“喧哗”既是本次展览的主题,亦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构建起艺术家与这个业已复杂残酷的世界的对话。观众则能由此看到艺术家存在的世界与时代,以及该世界与时代在艺术家心中的模样。
展览作品主要由装置和影像组成,表演及多媒体影像装置作为亮点共同参与其中。这些作品的形式,是全球化背景下多媒体技术时代的产物,而内容,则是艺术家对于当前时代社会中敏感问题和重大事件作出的积极回应。在“喧哗”的图景之下,王庆松和阳江组合用醒目的视觉符号及商品向消费社会发问,曹斐和菲奥纳·谭将镜头聚焦于社会洪流中渺小个体的日常生活。何子彦、彭弘智和杨嘉辉运用多媒体图像与影音,讨论着历史和身份,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议题。萧昱和陆垒的作品,跳出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以旁观者的身份传递蕴藏在生命中的力量。唐·吉安则希望通过开放的空间结构和观念性的演出削弱界限的定义,达成强调视觉陈述的总体艺术作品。
“当代”是所有历史矛盾的聚焦点,21世纪的当代性则超越了国家的界限,并以融合性、多元性以及非固定性作为其核心价值。展览“喧哗”立足于当代性,有着众多不同的声音与意识,特征鲜明而绝不划一,各自独立又相互融合,是具有充分价值的真正复调。昊美术馆希望能通过展览“喧哗”所构建的对话平台,传达美术馆对当代的认知与思考,同时也期待观众能够加入这场对话,呈现作为社会个体的观点和态度。
本次展览得到了蒙德里安基金会和荷兰驻沪总领事馆的支持。
曹斐Cao Fei,霾,2013,单频道录像
萧昱Xiao Yu,想太多就会…No.3,2015,影像
王庆松Wang Qingsong,长城,2017
彭弘智PengHung-Chih,荣誉的军夫,2017,单频道高清影像
唐·吉安Tiong Ang, 抒情立方的误读,2018,装置及表演
陆垒 Lu Lei,佯装狂妄自大,2015,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