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派画家-程雁滨
2021-09-10 19:57:05
程雁滨 艺术门类:国画 所在地区:上海
名家简介
程雁滨,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安徽省黃山市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
用焦墨与深情描绘家山
唐晓亮
“焦墨山水画”,是采用纯焦墨而不借助水进行渗透的一种山水画法。它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既古老又时尚的绘画方式,非常注重笔墨技法。要求画家在浓浓的焦墨中不掺入任何水分,却能“笔力健举,渴而能润”,使画面具有较强的层次感和滋润感。因此,历代画家都视这种画道为“险绝”。
沪上山水画家程雁滨明知其画道“险绝”,却偏偏知难而进。他原来是画水墨山水的,并且画得不错,多次在全国性画展和省市级大展中获奖或入展,知名度较高。但他一反常态,不知从何时开始对焦墨山水产生了兴趣,玩起了“焦墨”。
记得十多年前,我在“宣纸城”一朋友那玩耍,路过“红星美术馆”时,无意中发现了程雁滨先生的焦墨山水画展(那是由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和安徽省书画院为他主办的一次山水画展)。当我走进展厅驻足观赏时,一下即被那浓黑的焦墨线条所表现出来的遒劲有力的山水作品给吸引。一幅幅焦墨山水立意颇高,构图精巧,画面生动,清新雅致,给人以别样的美感和视角冲击力。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一目了然。画面构图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其焦墨用笔皴、擦、点、染悉数皆用,不难看出程雁滨先生扎实的笔墨功底和驾驭焦墨的娴熟能力和其创作时热爱家山的饱满激情。从此,程雁滨的焦墨山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程雁滨先生在皖南生活与工作,曾历任泾县文化馆的馆长和泾川书画院的副院长,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专业画家。他人山水、花鸟样样都画,尤擅山水。皖南的山虽然不高,却林木葱茏、润湿苍秀。像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黄山、九华山却极富姿态与韵味;皖南的水尽管不是很深,却源自深山、清澈透明,如波光粼粼、一碧万顷的太平湖、新安江别具活力和灵性。程雁滨先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作为一个自幼喜爱绘画、后经专业院校系统学习具有较高天分的艺术工作者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与工作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于是,他十分地珍惜,常常身背画夹走出户外,走遍家山细心的描摹、忘我的写生,一描就是一上午,一写就是一整天……
程雁滨爱不释手的描着,如醉如痴的画着,这方被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琼浆浸透了的土地,给了他太多的营养与滋润,也给了他太多的启悟和灵感。中国画,尤其山水画,讲究的是“目识心记”和“丘壑盈胸”,即如何把眼前所看到的山水记在脑子里,变成心中的山水;然后再把心中经过加工的山水附着于笔端,成为自己胸中的山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不仅需要画家练好“内功”,熟练掌握绘画的技法技艺,具有扎实的基础;而且需要画家要有思想、情感、个性及对绘画有较强的领悟力与创造力。这些,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的探索、磨砺,才能有所收获,取得突破;只有经过博观约取,点点滴滴的思考、感悟、累积,方可厚积薄发、纵横捭阖。程雁滨就是这样的人——执着、念旧,对家乡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和热情。离开皖南二十多年,可笔下的山还是家乡的山,纸上的水还是家乡的水,那是他对故土不尽的眷念与体现。二十多年来,程雁滨先生到过许许多多的地方,可以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然而,他偏偏忘不了皖南的山水,偏偏对故土一草一木情有独钟!或许是故土的生活与工作记忆太过深刻吧;或是皖南的山水太过秀美、文化底蕴太过深厚,皖南的山水总是在他的心头萦绕不止、魂牵梦系,皖南的山山水水在他的笔下挥洒时总是那么的得心应手、生动传神、熠熠生辉。
程雁滨先生是一个知足常乐但又不满足现状的画家,近年来,从他参展和发表的《好雨知时节》《烟水千里》《山雀图》《秋风何冽冽》《东飞乌雀西飞燕》《清风入梦来》等焦墨山水画看,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章法上更加注重构图气势、用笔以写入画,点线交织、墨气淋漓、迁想妙得;气韵上,岚气弥漫,层峦叠翠,峻崖幽谷,满纸氤氲。
程雁滨先生的焦墨山水个性鲜明、风格独特,难能可贵。一个真正的画家就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和个性语言,而不是大众化、雷同化、市场化,否则,就趋于平庸、低俗。衷心祝愿雁滨兄走自己的路,保持自己的风格特色,创作出更多更精彩的精品佳作。